7月9日晚,济南历城二中女足的姑娘们在2024-2025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女子组全国总决赛的点球大战里,最后一脚射门稳稳命中——她们又一次站上了全国冠军的领奖台。 这是她们连续第三年夺冠,从2023年到2025年,这支平均年龄不到17岁的队伍,已经把“三连冠”的奖牌挂在了脖子上。
翻开她们的荣誉簿,成绩远不止于此:组队仅4年,拿过8次省级冠军、3次全国冠军,2023年还摘下了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金牌。 2025年济南市“体彩杯”6个组别比赛中,历城区参赛队伍拿了4个冠军和1个亚军。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历城区打的一套“组合拳”。 2021年,历城区和山东省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合作,建了山东省首个区县级“校园足球办公室”,还搞了个“631”培养方案——简单说就是6年打基础、3年出成绩、1年冲巅峰。 现在全区从幼儿园到高中,有15年一体化培养体系:6所特色幼儿园教踢球启蒙,35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接着练,60多所学校常态化开展足球活动,80多支训练队、2000多个小球员,踢球的孩子遍地跑。
展开剩余67%教练团队是关键。 历城区挖了不少专业人才:亚足联A级教练3人,B级3人,C级15人,中国足协D级46人,山东足协E级69人。 这些教练不光教技术,还把“读好书踢好球”拆成学业、习惯、意志、技术四个指标,纳入学校考核。 比如幼儿园搞“足球从娃娃抓起”的嘉年华,小学初中高中有班级联赛、校际联赛、区级联赛三级比赛,孩子从小就在比赛中练抗压、学配合。
场地也舍得砸钱。 政府把足球场建设写进城乡建设规划,新建改建扩建了不少标准场:12块11人制、40多块8人制、30多块5人制,全区学校基本能保证“15分钟训练圈”。 高校资源也没闲着,和山东体育学院、聊城大学建了实习基地,还和山东大学谈贯通培养,给踢球的孩子留足升学路。
踢球的孩子出路怎么样? 看看毕业生就知道:20多人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大学这些985/211高校,20多人进了省队、国家队集训。 现在的历城二中女足,既是球场上的“冠军专业户”,也是升学路上的“学霸队”。
比赛那天,看台上挂着横幅:“人生在勤,志达天下”——这是历城二中的校训,也是踢球孩子们的日常。 每天早上6点,操场上的第一缕光里,她们已经开始颠球;下午放学后,加练对抗赛到天黑;周末别人休息,她们飞到外地打比赛。 4年时间,8个省冠军,3个全国冠军,1个世界冠军,这些数字背后,是每天10小时的训练量,是膝盖摔青了包上纱布继续跑,是输球后抱头痛哭再重新来。
现在再看那座奖杯,不只是荣誉,更是“体教融合”的样本:教育部门管学习,体育部门管训练,学校提供场地,高校输送教练,企业赞助装备,孩子踢球和学习都不耽误。 正如一个家长说的:“以前怕孩子踢球耽误学习,现在看,踢球让孩子更自律,成绩反而更好了。 ”
这就是济南历城二中女足的故事,没有太多大道理,就是一群孩子、一群教练、一群家长,在一片片足球场上,踢出了一个“三连冠”,也踢出了一条校园足球的“历城路”。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发布于:四川省睿迎网配资-燕郊配资最便宜的公司-有保障的股票配资公司-中国投资配资平台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