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7月12日,文汇讲堂全球南方系列十讲的第五讲“金砖+在全球南方的实践与挑战”,在上海报业大厦43楼融媒体空间成功举办。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朱杰进主讲,并在圆桌环节与俄罗斯科学院特列什(Mamakhatov Tlesh)、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叶玉和巴西圣保罗大学政治学博士蒂亚戈(Tiago Soares Nogara)开展讨论。上观APP、央视频、文汇报视频号、复旦大学微信公众号等直播。
主讲、点评、提问、快评等多篇整理稿已刊发,此为下期主办方青年观察员快评的摘要,同时用图说展示讲座精彩瞬间。
反思西方现代化理论:全球南方是未来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生袁欣远、陈曦:
本次讲座是一次难得的跨学科学习机会。我们研究的是传播学史,我们发现传播学与国际经济本就密不可分,一国的传播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传播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是和该国的工业化水平相关。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早期全球南方国家在解决包括传播业在内的发展问题时,核心困境之一正是资本稀缺。正因如此,金砖国家与新开发银行机制的重要性得以凸显。
上世纪70年代,不结盟运动、77国集团和主要石油输出国家倡导建构了国际经济新秩序。两年之后的1976年,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传播领域提出了建立国际信息新秩序的诉求,旨在变革当时不平等的国际传播结构。联合国又将其命名为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运动。用一句话形容当时的国际传播,就是单向流动。一个很鲜明的数据是联合国的调查指出:当时约80%的新闻内容由巴黎、纽约、伦敦这三个城市流向全世界,这些新闻中只有不到30%的内容与亚非拉相关,然而亚非拉人口占据了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三。时至今日,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传播内容还是传播技术,北方国家仍然占据相当大的优势,这也是下一期全球南方系列讲座主要讨论的内容。
两位青年观察员紧扣全球南方主题,结合自身学科所长,在评述中回顾历史,透视未来。
金砖国家的实践和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运动带给我们重要的启示——当我们思考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问题的时候,不能将视野局限在一国之内,而是要认识到国际结构性的不平等是导致落后和欠发达的重要因素。另外我们也看到,在构建新秩序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内部也存在着辩论的双方,一方更强调以西方为模板的现代化,另一方强调的是第三世界的信息与传播的主权。
西方现代化理论视全球南方为落后的、传统的、停留在过去时间里的,北方才是发达的、进步的、属于未来的。但在今天的这场精彩讨论之后,面对全球南方的全体性崛起尤其是全球南方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贡献,这个逻辑可以被颠倒过来:南方是未来,北方才是过去。
整理:高登怀
【精彩瞬间·时空交互】
1.暖场环节,四位嘉宾与主持人(右一)共同观看了讲堂的前期短视频,从时空中迈入“全球南方系列”。
2.上观App开通了流畅的中英文双语直播;专业同传梅俊杰、丁薇(右图)分别为英语频道和中文频道提供翻译,让中外听众与学者交流“零时差”。
3.主讲嘉宾朱杰进深入浅出讲述金砖缘起,梳理其发展历程,分享全球南方的第一方阵如何引领全球治理的改革。
4.俄罗斯属于全球南方吗?第一期讲座中曾有的提问,本期中被莫斯科大学留学生毛庚龙(右)再次提出。这一次由俄罗斯学者特列什作解答。
5.巴西学者蒂亚戈回答听众徐斌有关两洋铁路的提问,由此引发对中巴合作的进一步探讨;两洋铁路正是第三期“一带一路”专题中嘉宾李广路介绍的内容。
6.圆桌嘉宾叶玉讲解新发展银行的logo含义,这一金砖机制在金融领域的务实合作成果,既是防范风险的坚实屏障,又是开拓新机遇的广阔平台。
7.来自印度的留学生阚爱达(左)和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留学生萨尔多,正在参加复旦大学的“全球南方与现代化”国际课程,被讲座吸引前来自我提升。
8.讲座结束后,三位嘉宾立刻被不同拥趸围住提问,国际金融专业毕业的徐雯(左三)和朱杰进探讨“金砖币”的可行性。
9.五位获得优秀提问奖的线下听友合影留念,其中一位获得讲堂新书《上海六千年》,两位获得文汇报文创搪瓷杯,两位获得埃塞俄比亚原产咖啡豆。
10.四位嘉宾的圆桌展开深入交流赢得掌声,观众尤其听到金砖创始成员国巴西和俄罗斯的学者观点,开阔了视野。
睿迎网配资-燕郊配资最便宜的公司-有保障的股票配资公司-中国投资配资平台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